新皮肤

绮世丹青

绮世丹青狄仁杰

王者荣耀×神都洛阳 文创联动

皮肤效果展示

此为研发过程中录制,所展示内容仅供参考

皮肤亮点说明
  • 王者荣耀×神都洛阳 文创联动

  • 挥笔飞墨,描绘心中盛景的丹青客

  • 描金勾勒的牡丹,于一花中见太平百景

  • 在笔落花开之声中,与盛世相逢

  • 袅袅音韵,侧耳闻花语

  • 01 普通攻击
  • 02 1技能展示
  • 03 2技能展示
  • 04 3技能展示

灵感及特性介绍

主题设计
“洛阳地脉花最宜,牡丹尤为天下奇。”古往今来,牡丹都是神都洛阳的璀璨名片。
而狄仁杰,更是在洛阳的庙堂中完成了壮丽的事业,在街巷中写下了无数的传奇。
基于这样的背景,我们在此次设计中,将狄仁杰设计为钟情牡丹的画师,手中令牌则是他在洛阳游历之时所记录的稀世牡丹。他将洛阳牡丹的盛世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画作之中,挥舞的牡丹墨锭绽放花意,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;锦绣流彩的牡丹画屏,迤逦万千气势,恰如巍巍洛阳世无双,盛世牡丹冠群芳!
而神都洛阳的牡丹盛景,通过古往今来的众多的文人墨客的诗篇、画卷记录下的盛世芳华,也蕴含了他们对盛世、对未来的无限期许。
角色介绍
他的心中有幅不知要如何落笔的画卷。
是盛况空前的万花芳会,是品冠群芳的魏紫姚黄?
是,但又不止是。
他循着牡丹的脉络远去,见到名士布衣皆如痴如狂,见到寰海清夷、山河锦绣,见到此花根植清平人世,又返以国色天香点缀盛世锦绣。
他终于看清了心中的长卷,于是运管挥毫,以神都洛阳的盛世芳华作答。
千百年后,若有人展开这幅绘卷,是否又会与今日的洛水春晖重逢,将隐没于岁月风尘的太平盛世再次显现?
此问,便留待后世作答吧。
角色设计
我们以古代文人雅士和牡丹国色为灵感,狄仁杰化身为钟爱牡丹的画师,以国风古韵为基础进行设计。
·以蓝白为主色,突出文人清雅;辅以红色和金色点缀,表现其华贵浪漫。
国风服饰结合牡丹花瓣轮廓剪裁,以金色刺绣丝线勾勒叶脉花枝,彰显出牡丹的雍容华贵;
·腰间所挂为绘有牡丹谱的卷轴,以便他随时记录灵感,体现出“何人不爱牡丹花”的情有独钟;
·肩上、胸前装饰有掐丝工艺所制的蓝色牡丹与金色牡丹,一刚一柔,在花叶的衬托下相呼应,恰如这满城的繁华、这国色天香,因为热爱而盛放于各种事物之中;
·发型以传统的“椎髻”为灵感基础,以发冠束发,搭配蓝色抹额,俨然牡丹绘卷中走出的翩翩佳公子;
·手中武器以牡丹装饰,令牌上题有牡丹名贵品种的“紫蓝魁”与“一品天下”,既华贵又苍劲潇洒。
场景设计
我们构筑了一个幻想的国风空间,画屏以悬浮状态呈现,画师笔下的画作跃然屏上,牡丹由虚变实从画中生长而出,画屏上题有”洛阳地脉花最宜、牡丹尤为天下奇。“
画师脚下的笔墨纸砚顺着画布的走向蜿蜒向远方,神都洛阳的国色锦绣似乎正等待着人们。
展示动画设计
他凝神屏息,执“一品天香”为墨,墨锭所过之处,牡丹竟自盛放。
此刻,灵光乍现,心中想要绘制的神都牡丹盛景已经了然。
美宣图设计
画师技之高者,可妙笔生花。画屏中,牡丹花缓缓从屏上生长而出 —— 锦绣国色,一片盛世芳华。
运用国风水墨元素,以仰视视角展现出狄仁杰立于牡丹画屏前的翩翩佳公子形象。色彩斑斓的彩墨环绕其身,从墨色牡丹延伸至手上悬空的令牌,画上生花,极具东方幻想韵味。
技能特效设计
我们将墨锭、牡丹、令牌和屏风等传统国风元素,与幻想式风格结合进行设计,整体以白蓝配色为主,点缀红色和金色,展现锦绣国色之华美。
普攻:
令牌裹挟金丝飞出,所至之处花瓣飘舞。
被动:
强化普攻时,可见或红或蓝的牡丹盛放,瓣叠如云。伴随令牌飞出,命中者如同被牡丹之韵萦绕,沉醉其间。
一技能:
当地面的描金牡丹印记渐显时,牡丹令牌飞出,过处金线流动,花瓣轻舞。
二技能:
狄仁杰转身挥出牡丹画卷,地面金色牡丹团印记随之显现。牡丹令牌裹挟能量金线特效掷向四周,而神都洛阳的牡丹盛景更是名扬四海。
三技能:
牡丹墨锭在花瓣粒子的飞舞中掷出,地面拖出流金彩墨。被标记牡丹印记者,可见牡丹画屏环绕。随着云雾、花瓣扩散开,地面牡丹绽放,得见国色真容。
音乐音效设计
音乐设计:
我们使用萧,二胡,竹笛等民乐,融合浪漫的弦乐和钢琴织体,希望从听觉上表现狄仁杰作为画师的潇洒浪漫气质,同时体现出古时百姓们在牡丹上寄托的对生活的美好祝愿。
音效设计:
我们挑选铃铛、令牌和花瓣作为核心音效元素。以铃铛清脆悦耳的声响,修饰命中时的音效为每一次命中仿佛一抹灵动的音符。三技能的特效中,以令牌与花瓣的元素营造洛阳牡丹花开时的梦幻氛围,命中效果,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,牡丹花从虚无缥缈到绚烂绽放,带着古韵风雅从画中走出,将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呈现于世。
皮肤故事
砚石润入新墨,异香唤起旧事。
那年的洛阳同样正逢牡丹花会,处处团芳簇锦笙歌乐舞。他与玩伴持花夜游,见列市千灯闪烁,长廊万蕊鲜妍,恍惚间竟似梦入天宫。年幼的他天真许下“花开不败,永岁终朝常若此”的心愿,然良宵苦短,牡丹花期也不过十日左右,直到天香尽散,他方知心愿成空。但定有什么是足以承载这繁华光景,令其千秋万代也无改移的吧,他这样想着,最终,他握住了画笔。
初初握住笔管的时刻,他便看到无尽风流气象朝自己涌来,待要细看,却消失不见。可他已然明白,这是自己穷尽毕生之力也要完成的画作。于是昼夜孜孜,悬腕运笔习墨色,反复临摹先人丹青,如此不知多少春秋,方才小有所成。
而那时,牡丹又开了。他听见了轩窗外的车马喧嚣,听见了此起彼伏的卖花声,听见了渡水而来的牡丹词曲,他就着这些声音,对着桌上那盆姚黄,饱蘸浓墨,运笔挥毫,尝试完成心中的那幅画。
他失败了,白纸上的花卉固然工丽妍巧,却始终少了缕神韵气魄。为抓住这缕神魄,他搁下画笔,背起了行囊。
无所谓归期与方向,只循着那缕芬芳自由来去。他去过乡野,见到牡丹开在枝头开在花农心念中,他们说愿年年如此,花富人昌;去过闾巷,见到牡丹开在绣样开在娇娥眉眼中,她们说愿事事如花,完满顺意;去过玉阶彤庭,见到牡丹开在辞赋开在名士的意气风发中,他们说政通人和,勋冠今昔……他循着花的脉络走去,却见不知不觉间,此花已然开遍天下。
他又在山林中见到了最初的牡丹,素弱单薄,浑无当今艳冠群芳之态。究竟是这人世催生了国色,还是芳菲顺应了时情?他不得而知,或许此花正是以盛世为本,披锦绣为墨。他望着清平人世,似有所悟。
暌违故都多年后,他回到了洛阳,又是一年万花盛会,他沿着长街步入那个鲜妍侬丽的梦乡中,见坊市园苑富庶犹胜当年。他已经知道,要如何运笔了。
他闭上眼睛,任由自己跌入那幅自儿时起便不断出现的长卷中。纸贵诗篇,万户风烟,俱寄牡丹。他画洛阳牡丹,又不只画牡丹,更画载花竞渡的龙船,画悠然荷担的花农,画栏前吟咏的墨客,画汤汤泱泱的洛水……甚至将自己也画了进去,就当是这秀丽城池的一处小小注脚。
百尺长卷一气呵成,他搁置笔墨,落下钤印。 清平气象已留织帛之上,此情此景,便赠与后来人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