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尖乾坤的非遗传承人姚建萍|《营地·人物》

作者:

王者荣耀

发布时间:

测试你是不是王者骨灰级选手,猜猜这是哪款人物的节日限定?

相信有眼尖的小伙伴已经看出来了,这就是去年的七夕主题皮肤“王昭君-乞巧织情”!


由国家级苏绣非遗大师姚建萍1:1真实还原的昭君七夕绝美“新衣”,一露面就美到上了热搜。

通过数字化的形式,展现了苏绣独有的针法与气韵,集合了苏绣“平、齐、细、密、匀、顺、和、光”的艺术特点。
细节设计上,融入了珍珠、牵牛花、瑞草、喜鹊等多种七夕元素,充分展现了七夕“乞巧”的民俗特色;
服饰剪裁上,将中式旗袍与现代审美融合、创新,兼具古韵与潮流感;
色彩搭配上,姚建萍老师一如既往地追求色彩的斑斓丰富。

“王昭君-乞巧织情”皮肤还巧妙地将绣针、针线盘以及以苏绣针法绣出的牵牛花等元素融入局内技能特效中,让玩家在游戏过程对苏绣有更深刻的感知。

从虚构的游戏中还原真实服装,而完成时的惊艳,玩家们的好评,让历经半年的姚团队付出,都变得值得!


本期《营地·人物》有幸邀请到国家级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、被誉为“苏绣皇后”的姚建萍老师。她择一事终一生,让古老手艺重新惊艳时光,我们一起走进她于王者内外的双面人生!

在生养于“八千绣娘”的镇湖,母亲在绣棚前飞针走线,姚建萍跟随一起采桑、养蚕、刺绣。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,十七岁的姚建萍女承母业,已然是乡镇上绣花的一把好手。

 

而这时偶遇了一位前辈老师的大作,“原来刺绣可以绣的这般好,我定要再学艺,学绣人物绣,将苏绣中的雅致和韵味学会!”让当时的姚建萍心底泛起了波澜,再无法平静。

 

说干就干,姚建萍拜托亲戚友人,四处寻师,然而造化弄人,寻师三年,碰壁三年。

 

女儿姚兰8个月大时,她意外接到一个电话,“建萍,我退休了,可以在家教你,你还学吗?”向她抛来橄榄枝的这位,正是姚建萍一生的恩师——徐志慧。

 

一边是梦寐以求的求学机会,一边是还在襁褓没断奶的孩子,左右为难的姚建萍,此时一想到自己的绣花针下,可能会绣出像前辈老师那样精彩的作品,终是下定决心:出不了家门就进不了师门,她坚定踏上拜师学艺之路,离家别女,坐冷板凳,苦学四年。

 

在老师家的日子,她像一块永远吸不满水的海绵一样,埋头苦学,从基础针法到人物肖像绣,所有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在针法的训练和研究中,她学得如痴如醉。

 

记得恩师早年说的一句话:“我带过那么多学生,建萍是最用功、最出色的一位!”

 

学艺的日子里,姚建萍每月回家一次,踏着星光坐末班公交车三个小时到小镇,再步行近两个小时到小村庄里,看一看等待的家人和早已熟睡的女儿,常常压不住心酸和眼泪,而第二日吃过中饭,继续坐上返程的班车回老师家。

 

刺绣虽看起来光鲜,动辄10小时,精力高度集中的劳作,使这份工作要持之以恒的做下去,并不那么容易,何况还要对作品有更高的要求。但困难没有阻碍姚建萍坚持刺绣。

 

生活周而复始,学艺之路她整整坚持了四年。

 

“我是一个认准一件事就会做下去、做一辈子的人。”
1994年,姚建萍学成归来,刺绣技艺实现了从花鸟绣到人物肖像绣的突破,并开始创作肖像作品《沉思》。这对刚刚学成肖像绣的她来说,是一个巨大的挑战,她开始与自己展开较量,离开了老师的指导,她独自在这件作品上钻研,绣错了再拆,拆了再试,整整八个月,体重掉了15斤,最终完成了这一场突破。


很快,《沉思》惊艳全国——在1996年镇湖举办的苏绣精品展荣获一等奖,1998年更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,这幅作品是姚建萍的厚积薄发,也是她苏绣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,从此她和她的刺绣艺术从苏州开始走向全国。

 

恰逢姚建萍拿到第一个全国金奖,苏州政府兴建了镇湖刺绣一条街,镇湖成为全国刺绣的开放市场。面对这一波“开店潮”,她再次陷入两难,并非是不想赚钱,只是更愿意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作品上。

 

她在采访中说到,当时她如果走纯粹的市场化路,那热爱的苏绣艺术之魂就很难守住。
于是在1998年镇湖“开店”的浪潮中,她逆势而为,创办了镇湖刺绣研究所,认真研究刺绣技艺,以创作苏绣顶级作品为使命,初心不改——色彩高雅、做工精致、题材融入时代,用苏绣讲述新的故事。

 

“98%的人不愿碰的事情,我愿意;98%的人愿意做的事情,我尽量回避。”
在别人如火如荼发展市场经济的时候,姚建萍和团队一同坐稳冷板凳,一门心思继续做刺绣,走艺术精品化路线。那苏绣艺术该怎样与时俱进?在2000年,她找到了答案,提出“绣随时代”的创作和品牌发展理念。

 

2010年之后,她的创作进入了高峰期,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攀登。《江山如此多娇》《春早江南》《海纳百川》《丝绸之路系列》《玉兰飘香》等主题作品,都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作品。

苏绣《丝绸之路-西出长安》


苏绣《岁月如歌》


苏绣《仕女蹴鞠图》

回望自己热爱的事业,姚建萍说:

“我热爱苏绣,苏绣是美的事业,更是传统文化传承。我因为苏绣、也因为这个时代得到许多。苏绣不仅仅是我的事业也是我的使命,传承积淀的文化古韵又要融入时代,用绣花针讲述中国故事,是我一生的追求”

 

“姚老师,你现在还绣吗?刺绣这么辛苦你现在还绣得动吗?”姚建萍常被问到这个问题,“其实刺绣创作对于我,从来不是负担,而是最好的一种放松方式,我只有在绣绷上是最放松最惬意的。大多数人放松的时候可能喜欢看书、看电视、听音乐等,而我最好的放松方式就是做我最喜欢的刺绣。如果在外地开会、出差,舟车劳顿回到苏州,我一定要到绣绷上绣上几个小时,所有的疲劳就都消散了。”

采访中,她兴奋地表示随着年轻人文化自信、审美提升,有幸与王者荣耀在荣耀中国节开展合作,让苏绣走向更广泛的人群,也一直是她心之所向。

 

从虚拟到现实、同古今名作、与非遗对话,趣峡谷过节。这种兼容并蓄的合作让非遗这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,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、让东方之美历久弥新。

 

从前的日色变得慢,车,马,邮件都慢。

 

非遗传承人姚建萍正在以“慢”的方式,在快速发展的时代,一辈子只做一件事,把苏绣传统技艺和非遗文化传承下去,用手作、苏绣与世界对话,一针一线编织出一场绮梦,唤醒时光力量。

 

未来的她表示将继续用小小的银针演绎刺绣梦想,将这份融进血脉的热爱,化成永不止步的动力。

 

热爱可抵岁月漫长,她会一直在路上。